单元主题:榜样(Unit Role Models)
核心目标:引导学生认识榜样的意义,分析榜样特质,探讨如何向榜样学习并成为他人的榜样。
一、单元结构与内容
1. 开篇导引
- 主题引言:引用雷锋名言“生活的目标是为他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”。
- 学习目标:
- 介绍榜样(身份、事迹)
- 分析榜样的品质与信念
- 讨论从榜样身上学到的内容
- 探索如何成为他人的榜样
2. 话题讨论(Topic Talk)
- 活动设计:
- 小组讨论:学生分享自己的榜样(如张桂梅、袁隆平),使用表格梳理榜样的职业、事迹和成就。
- 听力练习:补全关于雷锋、居里夫人、加加林的简介,总结其成为榜样的原因。
- 歌曲《Heroes》:通过歌词探讨英雄的特质(勇敢、坚持、保护他人),引发对“普通人能否成为英雄”的思考。
3. 核心课文
- Lesson 1: 红军战士(Red Army Soldiers)
- 内容:通过《红星照耀中国》中“飞夺泸定桥”的选段,描述红军战士在铁索桥上匍匐前进、冒着枪林弹雨战斗的壮举。
- 教学重点:
- 分析红军战士的品质(勇敢、无私、牺牲精神)
- 学习反身代词(themselves, himself)的用法
- 讨论“红军精神”的当代价值
- Lesson 2: 身边的榜样(Role Models Around Me)
- 内容:听力对话中学生分享家人或同学作为榜样(如哥哥坚持计划、邻居热心助人)。
- 教学重点:
- 描述榜样行为(做志愿工作、坚持计划)
- 学习动词+动名词结构(如stick to doing)
- 探讨普通人如何成为榜样
- Lesson 3: 车轮上的希望(The Man Bringing Hope on Wheels)
- 内容:加纳医生Osei Boateng放弃高薪工作,创立移动医疗车“Hope Health Van”,为偏远社区提供免费医疗服务。
- 教学重点:
- 区分事实与观点(如“他帮助了4000人”是事实,“他的梦想伟大”是观点)
- 学习“used to”表达过去习惯(如“used to struggle to get healthcare”)
- 探讨帮助他人是否需要财富与权力
4. 写作任务(Get Ready for Writing)
- 任务要求:撰写题为《我的榜样》的短文,介绍家人、朋友或老师。
- 范文分析:以“我的妈妈”为例,结构化展示:
- 引言(榜样身份)
- 品质与行为(家庭中的关爱、工作中的创新)
- 总结(个人感悟与期望)
- 语言工具:
- 行为描述动词短语(takes care of, listens to)
- 品质形容词(cheerful, patient, creative)
5. 拓展内容
- 国家英雄:钱学森冲破阻挠回国,主导中国导弹与卫星计划。
- 科学榜样:居里夫人(发现钋和镭,两获诺贝尔奖,开发X光技术)。
- 语音练习:连读中的省略发音(如“Good night”中/d/省略)。
二、语言技能与语法重点
- 语法:
- 反身代词(myself, themselves)
- 动词+动名词(stick to doing)
- “used to”表达过去习惯
- 词汇:描述品质(brave, organized)、行为(risk lives, provide healthcare)的词汇。
- 技能:
- 听力:捕捉关键信息(如榜样的事迹)
- 阅读:推断隐含含义(如红军精神)、区分事实与观点
- 口语:小组讨论、角色扮演(采访榜样故事)
- 写作:结构化短文(引言-主体-结论)
三、单元项目(Unit Project)
- 任务:准备3分钟英文演讲《如何选择榜样》。
- 步骤:
- 选择榜样类型(国家英雄/普通人)
- 用事例支持观点(如钱学森的爱国精神)
- 分工合作(资料收集、演讲撰写、演示)
- 展示要求:语言清晰、有感染力
- 反思问题:
- “榜样是否需要名气或财富?”
- “普通人如何通过日常行为成为榜样?”
四、价值观培养
- 核心思想:
- 榜样不分身份(从国家英雄到邻居)
- 学习榜样的内在品质(坚持、创新、奉献)
- 强调每个人都能通过行动影响他人
- 金句提炼:
“Once you start, the dream gets bigger and bigger.”
(Osei Boateng 的“希望医疗车”梦想)
教学工具与资源
- 图表辅助:时间轴(居里夫人生平)、流程图(红军夺桥过程)、思维导图(榜样品质分析)。
- 跨学科链接:历史(长征)、科学(居里夫人)、社会议题(全球医疗公平)。
此单元通过多模态输入(文本、音频、歌曲)和任务驱动(讨论、演讲、写作),将语言学习与价值观教育深度融合,引导学生从认知榜样到实践榜样行为。
发表回复